关于做好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2-03-25 点击数: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委、残联,各驻浔高校职业院校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双创”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九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人社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的通知》要求,市人社局将联合发展改革市科技局市乡村振兴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市委市残联共同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以下简称“大赛”),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做好大赛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相关单位、各驻浔高校(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本次大赛,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积极发现、动员、推荐、组织一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赛。举办大赛是推进“双创”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主体赛各赛道组织不少于8个项目,乡村振兴专项赛组织不少于5个项目参赛,各驻浔高校(职业院校)组织不少于8个项目参加青年创意专项赛,并负责做好参赛者服务与指导工作。

二、县(市、区)人社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对参赛的优质项目提供创业园区落地孵化、创业辅导、投融资对接等支持措施,并按照大赛组委会安排,扎实做好宣传动员、联系协调、政策辅导工作。

三、注重疫情防控,充分考虑疫情对大赛的影响,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提前谋划,合理安排赛事,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大赛组织方式,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大赛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大赛顺利实施。

四、大赛不向参赛项目收取任何费用。

大赛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反映。

联系单位: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联 系 人:李杰、刘江

联系电话:0792—8220102

邮    箱:jjscyzd@163.com

 

附件:

1.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总体方案

2.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组委会名单

3.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报名联系方式

4.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报名项目需提交的材料

5.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

6.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主体赛服务业项目组)

7.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青年创意专项赛)

8.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乡村振兴专项赛)


附件1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乡村振兴,推进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高质量纵深发展。

二、大赛主题

创响新时代  创业在九江  创领新赣鄱  共圆中国梦

三、组织机构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办单位:九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九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九江市科学技术局、九江市乡村振兴局、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九江市委员会、九江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九江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二)大赛组委会

大赛设立组委会(名单附后),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大赛的方案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宣传发动、赛事保障等大赛相关事宜。办公室设在九江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三)评审委员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大赛组委会将邀请就业创业研究和指导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和创投行业领军人士等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大赛组委会负责,参与大赛评审获得的项目核心信息,不得私自泄露,不得与各设区市组委会、参赛项目方进行私下接触和沟通,以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公平,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四、组织形式

大赛按照“1+2”模式,即1个主体赛加2个专项赛。其中,主体赛分为制造业和服务业2个项目组;2个专项赛分别为青年创意专项赛和乡村振兴专项赛。

(一)主体赛

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既包括采矿冶炼、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产品代工、小商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的改进创新和升级迭代,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互联网TMT等新兴产业。

主体赛服务业项目组,既包商贸、餐饮、住宿、家政、物业等传统服务业项目,也包括服务研发设计、电商物流、法律服务、教育培训、人力资源、健康医养、文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年满16周岁的各类创业群体均可报名参赛,项目所在地位于九江行政区域内。

市级初赛40个项目参加,分2个组别,每个组别20个项目。10个项目晋级决赛,每个组别5个项目。

(二)青年创意专项赛

面向16至35周岁的高校及技工院校在校生、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项目类型不限,须有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市级初赛20个项目参加,5个项目晋级决赛。

(三)乡村振兴专项赛

面向各类乡村创业项目,如农业科技、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物流、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与创新、乡土人才培育开发等。

年满16周岁的各类创业群体均可报名参赛,项目所在地位于九江行政区域内。

市级初赛20个项目参加,5个项目晋级决赛。

五、报名参赛条件

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

(一)主体赛、乡村振兴专项赛报名参赛条件

1.截至2022年5月31日,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

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项目的产品、经营属于同一参赛主体,且对技术有合法使用权。

3.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4.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二)青年创意专项赛报名参赛条件

1.项目第一创始人须为截至2022年5月31日,已满16周岁、不超过35周岁的高校及技工院校在校生、毕业生等青年群体。

2.项目尚未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3.项目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有创新,有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具备落地发展必要条件,未来成长潜力较高。

4.项目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六、赛事安排

大赛分为报名、初审、初赛、决赛、总决赛五个阶段。期间,将组织赛前培训、项目辅导、项目与投融资机构对接会等活动。

(一)报名

时间:2022年4月25日前

参赛项目在大赛报名管理平台(https://jiangxi.busionline.com/#/competition)统一报名,按主体赛2个组别、青年创意专项赛、乡村振兴专项赛分类报名,不得兼报。

(二)初审

时间:2022年4月30日前

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从创新引领性、带动就业、项目团队、发展现状和前景4个方面,对参赛项目材料进行初审,每个组别选出20个项目入围初赛

(三)初赛

时间:2022年5月上旬

赛前培训与初赛相结合,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聘请有资质的创业辅导师对初赛项目进行一对多辅导。初赛分4个组别进行,以项目路演的形式进行比赛,比赛现场采取“6+6+1”模式,项目路演6分钟(不超过6分钟),评委提问6分钟(不超过6分钟),1分钟打分。每个组别选出前5名入围决赛

(四)决赛

时间:2022年5月中旬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以项目路演和融资对接的方式进行,比赛现场采取“6+5+1”模式,项目路演6分钟(不超过6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不超过5分钟),1分钟打分。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对项目进行评分,按照得分高低排序,前3名项目入围总决赛,其余项目评选出三等奖3名和优秀奖若干。决赛现场将邀约若干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观摩,并参与互动。

(五)总决赛

时间:2022年5月中旬

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以项目路演和颁奖仪式的方式进行,比赛现场采取“6+5+1”模式,项目路演6分钟(不超过6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不超过5分钟),1分钟打分。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现场对项目进行评分,按照得分高低排序,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奖项评选结束后,将举行颁奖仪式。

七、评审标准及规则

(一)评审标准

突出“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导向,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及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价值。“创新”,主要围绕项目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评分;“创业带动就业”,主要围绕项目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及质量、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规模、带动重点群体就业等方面进行打分;“助力乡村振兴”,主要围绕项目吸纳就近就地就业数量及质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方面评分。

(二)评审规则

初赛、决赛和总决赛项目评审采用现场路演方式进行。现场路演评分的组织规则及评定标准见附件5—附件8。

八、奖励与支持

(一)奖励

大赛组委会对获得总决赛一、二等奖,决赛三等奖和优秀奖的项目,颁发奖杯和证书,并分别给予相应奖金,同时由九江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九江市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

优秀组织单位奖:对在大赛组织、动员和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参赛项目数量多、质量好,组织实施过程中工作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相关单位进行表彰,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并颁发奖牌。

特别贡献奖:对大赛提供大力支持的相关单位、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授予特别贡献奖并颁发奖牌。

优秀指导老师:对青年创意专项赛中的由高校(职业院校)选送的优质项目的指导老师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证书。

(二)扶持服务措施

将所有参加市级决赛的项目纳入大赛项目库,持续宣传推广,提升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其对接资金和市场,拓宽发展渠道。

大赛评选结果与本地创业扶持、创业服务、人才鼓励等政策措施相挂钩,对晋级市级决赛的项目,尤其是获得“九江市优秀创业创新项目”称号的项目,可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并在资金扶持、入驻园区、孵化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

九、宣传发动与配套活动

大赛启动后,组委会将广泛发动各类媒体对大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并委托专业机构全程跟踪各阶段赛事进展,树立不同领域的创业典型,提升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舆论氛围。

为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大赛影响,市级选拔赛期间,将结合我市实际,视情组织赛前培训、创业讲座、创投对接、主旨论坛等活动,努力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增强活动成效。鼓励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为参赛项目提供指导、培训、宣传、推广、投融资等方面的深度服务。

十、经费保障

市级选拔赛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执行。市级大赛和活动所需经费,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县(市、区)领队、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交通费、住宿费用自理。县(市、区)赛务活动经费,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举办大赛及配套活动时可按规定接受社会资助。


附件3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

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报名联系方式

 

县(市、区)

联系单位

联系电话

市本级

九江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8220102

浔阳区

浔阳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8571316

濂溪区

濂溪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8250303

经开区

九江经开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

0792—8363031

柴桑区

柴桑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6822330

八里湖新区

八里湖人力资源(就业)服务中心

0792—3906637

瑞昌市

瑞昌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4230382

庐山市

庐山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2555861

德安县

德安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4333499

共青城市

共青城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4356504

永修县

永修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3229785

武宁县

武宁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7705797

修水县

修水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7221206

湖口县

湖口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6566287

彭泽县

彭泽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5672282

都昌县

都昌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0792—5188859


附件4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江西省选拔赛九江市分赛报名项目需提交的材料

1.项目名称(须与比赛时用名相同)

2.项目所在地(注明注册地)

3.项目所属领域(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互联网TMT、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人工智能、现代农业、其他,共9类)

4.项目介绍(300字以内,青年创意专项赛项目需填写目前进展情况)

5.运营现状(200字以内,青年创意专项赛项目可不填写)

6.团队介绍(150字以内)

7.第一创始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所属群体(高校学生含毕业生、技工院校学生含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去产能转岗职工、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残疾人、企事业单位科研或管理人员、其他共9类)、毕业院校(含在读院校)、最高学历(下拉菜单选择)、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共7项信息

8.两位联合创始人信息:同上

9.商业计划书(PDF格式和PPT均可)

10.营业执照(青年创意专项赛项目不用传)

11.专利和获奖材料


附件5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

(主体赛制造业项目组)

一、创新引领性(30分)

1.技术或产品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创新性(10分)

2.技术或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性或取得了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对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10分)

3.运营和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和竞争优势(10分)

二、带动就业(30分)

1.直接带动就业岗位的数量,间接带动创业就业的数量(15分)

2.预计未来3年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规模(5分)

3.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5分)

4.促进员工高质量稳定就业,在规范用工、提供发展平台、改善工作环境、引领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举措和效果(5分)

三、项目团队(20分)

1.项目第一创始人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5分)

2.团队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完整性、互补性和稳定性(5分)

3.团队的整体运营能力和执行力(5分)

4.团队股权结构和员工激励机制合理性(5分)

四、发展现状和前景(20分)

1.项目运营现状,已取得的经营业绩(5分)

2.项目财务状况,融资状况(5分)

3.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开拓市场的可行性和条件(5分)

4.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5分)

 

 

 

 

 

 

 


附件6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

(主体赛服务业项目组)

 

一、创新引领性(25分)

1.技术、服务或产品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创新性(10分)

2.技术、服务或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性或取得了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对推动服务业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5分)

3.管理、经营和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创新性和竞争优势(10分)

二、带动就业(35分)

1.直接带动就业岗位的数量,间接带动创业就业的数量(15分)

2.预计未来3年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规模(5分)

3.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5分)

4.促进员工高质量稳定就业,在规范用工、提供发展平台、改善工作环境、引领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举措和效果(10分)

三、项目团队(20分)

1.项目第一创始人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5分)

2.团队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完整性、互补性和稳定性(5分)

3.团队的整体运营能力和执行力(5分)

4.团队股权结构和员工激励机制合理性(5分)

四、发展现状和前景(20分)

1.项目运营现状,已取得的经营业绩(5分)

2.项目财务状况,融资状况(5分)

3.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开拓市场的可行性和条件(5分)

4.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5分)

 

 

 

 

 

 


附件7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

(青年创意专项赛)

 

一、创新引领性(35分)

1.技术、产品或服务具有原创性、创新性(15分)

2.技术、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性或取得了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项目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将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10分)

3.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具有可行性、创新性(10分)

二、预期带动就业(25分)

1.预期未来3年将创造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的规模(20分)

2.预期能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5分)

三、项目团队(20分)

1.项目第一创始人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10分)

2.团队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完整性、稳定性和互补性(10分)

四、发展前景(20分)

1.项目市场前景,开拓市场的可行性和条件(10分)

2.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及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预期(10分)

 


附件8

 

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评审标准

(乡村振兴专项赛)

 

一、创新引领性(25分)

1.服务、技术或产品具有原创性、创新性(5分)

2.技术或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性或取得了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项目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5分)

3.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5分)

4.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具有创新性,适应在县以下小城镇和农村稳定发展(10分)

二、带动就业(35分)

1.直接带动就业岗位的数量(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项目须提供县级以上人社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间接带动创业就业的数量,预计未来3年将创造就业岗位的数量规模(20分)

2.带动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及女性等特殊群体就近就地就业情况(10分)

3.对促进员工高质量稳定就业,在规范用工、提高收入水平、提升员工能力、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举措和效果(5分)

三、项目团队(15分)

1.项目第一创始人的素质、能力、背景和经历(5分)

2.团队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完整性、互补性和稳定性(5分)

3.团队整体的运营能力和执行能力(5分)

四、发展现状和前景(25分)

1.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和条件(10分)

2.项目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良好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5分)

3.项目发展带动当地形成雁阵产业集群的能力(5分)

4.运营现状和财务状况,取得的进展和业绩(5分)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版权所有  
赣ICP备10002390号